“让孩子自己看看这个世界”

作者:joyce小昕。本文初版首发自:榕树园(ID:gh_a5921ecb1015)。 前言: 我是 Joyce 小昕,一个两岁半女孩的妈妈,现居北京。读书工作结婚一路按部就班,直到 30 岁生娃,才感觉人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。经历了早产 20 天,孩子体重低、肠胀气、哄睡难……即使有婆婆妈妈帮忙,还是感觉养孩子的每一天都在升级打怪,疲惫不已。 后来开始读育儿书籍,也开始用文字记录孩子的成长,一边学习,一边思考:育儿育己的本质...
作者:joyce小昕。本文初版首发自:榕树园(ID:gh_a5921ecb1015)。 前言: 我是 Joyce 小昕,一个两岁半女孩的妈妈,现居北京。读书工作结婚一路按部就班,直到 30 岁生娃,才感觉人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。经历了早产 20 天,孩子体重低、肠胀气、哄睡难……即使有婆婆妈妈帮忙,还是感觉养孩子的每一天都在升级打怪,疲惫不已。 后来开始读育儿书籍,也开始用文字记录孩子的成长,一边学习,一边思考:育儿育己的本质...
从 2016 年愚人节的那一篇文章《 你也为孩子上学发愁吗?》开始,转眼三年多了。一土从一个想法成为不断扩大的现实。这个过程虽然不易,但是所有参与其中的人都受益匪浅,最大的一笔财富,就是看到的从几十个,到几百个孩子的成长,看到后面几十个到几百个家庭的个性和共性,看到这后面折射的我们的社会和世界,看到学校教育到底在什么层面上,通过什么样的途径,能引导什么样的改变。 在三年多的过程中,对教育有几个认...
作者:周育楠,清华大学和多伦多大学化工系硕士,南舟教练创始人,女性成长教练,精力管理践行者和传播者,自由撰稿人。作者公众号:南舟教练(ID:nanzhoucoaching)。 30 岁出头那会儿,特别迷时间管理。 为什么是 30 岁?30 岁之前,时间大把大把的花不完,除了学习就是谈恋爱,要么就是吃火锅打升级玩杀人游戏,熬到 3 点第二天又是活蹦乱跳的好汉一条。 30 岁之后发生了啥?结了婚,生了娃,折腾转行创了业,生...
作者:Coach Nancy,大学老师,Fortune School主创,专注于女性心灵成长和财商提升。善于在亲密关系中认识和提升自我。作者公众号:FortuneSchool2016(ID:Fortune_School)。 从小到大,不知道见证经历过父母多少次的争执吵闹,对争吵根深蒂固的印象便是:糟糕的,混乱的,容易让人情绪失控的。所以在我的认知里,想要有一段和谐的关系,就要尽可能避免争吵,避免了争吵也就避免了麻烦,避免了压力,避免了烦躁不安的愤怒...
作者:梁旻(土豆),以公益为核心事业,清华大学学士、博士,美国UW-Madison博士后,和蚂蚁创办职慧公益。 故事从放弃清华工作开始 大家现在都叫我“土豆老师”,这是我给自己起的绰号,喜欢做个“看似平常、美味营养”的土豆。其实土豆从小并不想当“土豆”,而是想做出点儿大事,实现“科学救国”的。所以一路刻苦学习,认真科研,在清华从本科到博士读了 10 年,还到美国做了两年博士后。那时的梦想就是带领一个研发...
作者:非非马,而立之年赴英学电影,曾为著名文化国企英国子公司创始人、总经理。现为斜杠青年,创业者/写作者/中英电影节英国首席代表。本文初版来自:非非马FM(ID:feifeima-uk)。 写在前面: 已成为当下中国“独立女性”新标杆的马伊琍,7 月 28 日下午官宣离婚。 因为五年前著名的“周一见”事件,这桩明星离婚话题度关注度双沸。往时新日,三位当事人五年来的不同境遇,被频频拿来对比、说事,立场态度之间...
作者:Joyce Zhou,出生于上海,尝求学于洛杉矶,现居于伦敦,混迹于金融圈。以资产估值与报表分析维持生计之外,平日里爱旅游也爱读书,并热衷用文字记录身体或心灵的见闻。本文来自:乔伊丝行记(ID:joyce_journal)。 俞琅心疼女友接连几天都垂头丧气,主动提议带她出去度假换换心情。 纪滢想了想,眼看着短时间内难以扭转经理对她的印象,恐怕只得日久见人心,便也欣然同意。 年假时间有限,两个人都默契地不想...
作者:商周,男,1974 年出生于中国江西,现居德国。免疫学学者,《知识分子》专栏作者。 在外甥女今年喜得千金之后,我建议妹妹邀请上母亲和外婆一起拍一张五世同堂的照片。 正好春节团聚在一起,照片在几天后就传了过来。拍得不算好,五个人站成了一条斜线,而且背景也嘈杂得很。通过裁剪,才勉强地让五代人的脸成为了照片的焦点。 不过也好,这张不太规整的照片,正好体现了过去百年里农村普通女性的生活:难...
作者:Susan Kuang,一个在自我卓越的道路上实践了七年的积极行动派和精要主义者。留美MBA,《斜杠青年》作者。本文来自:SusanKuang(ID:susankuang2014)。 你在生活和工作中有没有类似这样的困惑: 经常没有办法集中精力做一件事情,做着做着就想要去看看手机,一有什么新的信息出现,就立马被它吸引; 虽然总想要通过学习和输出的方式进行自我提升,可是一旦遇到稍微有点认知挑战、需要消耗脑力去思考的事情,...